0790-6455975
易培生为村民诊疗(肖放萍供图)
从翩翩少年到鬓染白霜,今年63岁的他43年扎根乡村服务村民,他就是易培生,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的一名乡村医生。从一间土屋的村卫生室到二层小楼装修一新的卫生所,从踩着泥泞小路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到现在村村都是宽广的柏油马路,易培生见证了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,村民更是见证了易培生不断钻研医术,倾心为乡亲服务的点点滴滴。
不负众望获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
1975年,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,20岁的易培生作为优秀青年被村里选派参加初级卫生保健培训班学习。
两年培训结束后,易培生回到紫溪村当起了赤脚医生。走上村医之路的易培生,常常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。
紫溪村地处偏僻,村民看病要到10多里外的乡镇卫生院。自从易培生当上“赤脚医生”后,村民有病有痛都会叫他,他更是从不推辞,翻山越岭送医送药。
但是,从医之路毕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,常常遇到一些疑难病例,年轻的易培生总是会感到束手无策,有心无力。
为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,他阅读了大量的中医理论书籍,对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,他把自己看过的病例,用了什么药,效果如何一一记录下来,不断总结经验。短短几年时间,易培生已成长为远近小有名气的“名中医”,找他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当时村卫生室承担了全村预防接种的任务,易培生爬山越岭,走村入户,一次未找到人没有接种上,就去第二次,有时因一户居民未接种而爬山越岭五六次。
在村医工作中,他经常济贫济困,对特困户不收挂号费、注射费,有的贫困户甚至不收药费,到1993年,他接种注射34000余人次,累计为困难户垫付近千元。当年,他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。
坚守初心只为当初的那份承诺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易培生的潜心钻研下,他的中医治疗水平高超,特别是对胃病的中医治疗造诣颇深,常常有外地的患者慕名而来请他看病。
当时的紫溪村,是一个落后的省级贫困村,没有经济来源,村民看病常常是易培生垫付药费,做“赔本生意”。有的村民开始担心,易培生会不会离开紫溪村,到外面去发展。只要看到易培生的诊所门关了一上午,村民便会开始紧张。“是紫溪村培养了我,我不会离开你们的。”易培生的承诺让村民吃上了定心丸。
2015年,紫溪村作为“十三五”贫困村,市委下派驻村工作组到村。易培生作为一名党员,带头支持工作组的各项工作。
紫溪村搞振兴乡村建设,路边坟、塘边坟都要求迁移,易培生帮着为每家每户送通知,有些村民思想上想不通,不肯迁,易培生跟工作组一起入户做工作,私下找村民谈心。
紫溪村搞整体规划,需要拆迁、整改的工程很多,涉及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,易培生总是利用他跟乡亲几十年来的亲密关系,帮着工作组做工作,推动乡村建设顺利开展。
有一次下大雨,他跟工作组的同志一起在工地现协调拆迁事宜,身上被雨淋湿了,但还是坚持协调好工作后才回家,晚上发起高烧,老伴责怪他:“年纪大了比不得年轻人,又不是你份内的事,操那么多心干嘛”。可是退烧后,他又跟工作组的同专一起走村串户。
如今,紫溪村成为江西省农村“党建+”流动现场会观摩点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网红村”,这里面也有易培生这个“赤脚医生”不少的功劳。
仁心仁术护佑乡亲健康
紫溪村龙塘下61岁的村民易满秀说起易培生,连连竖起大拇指。2018年,她患脑出血后,虽然在医院经过治疗没有生命危险,但是一侧肢动不能动,只能躺在床上,生活不能自理的她感觉度日如年。
家里人请来易培生为其把脉号诊,服用中药试一试。从易培生的诊所到龙塘下有十几里路,易培生这一走就是五个月,在医患双方的坚持和努力下,易满秀终于从扶着走,到现在可以自由行走了。
今年7月份,70岁的江茶秀脑梗塞后半身不遂。易培生上门为她测血压,询问病情,号脉开中药,安排儿子为她进行推拿按摩。经过50多天的治疗,躺在床上的江茶秀现在能够下地了,可以拄着拐杖行走了。
紫溪村水口组46岁的文龙林早些年胃溃疡出血,去大医院治疗后,还是经常犯病,因贫血,年纪轻轻的他不能下地劳动,一家老小都干巴巴地看着他。2017年,他找到易培生,想吃中药试一试,经过三个多月的中药调理,身体渐渐康复,也可以下干活了。
96岁的李增华说起易培生,更是连声称赞。因年岁大,又患有慢性支气管炎,李增华已经不能走出家门了。一患病,家人都是把易培生请过来,易培生也成了他们家96岁老太太的“守护神”。“有易医生在村里,我们一家人才安心”李增华的儿子说道。
2019年,易培生又被评为芦溪县“年年有变化、三年大变样”优秀个人、芦溪县“最美卫健人”称号。无论是父母的期望,还是生命的巧合,他都如“易培生”这个名字一样,践行初心,培育守护生命,始终用行动诠释着“培生”二字。
关注国信担保公众号